手机扫二维码即可获知最新消息哦!
作者:更新日期:2011-06-20 08:41:03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岳巍 北京报道
2010年6月,《非诚勿扰》遭遇停播整改的一周之中,同编导组一样觉得时间难熬的应该还有数不清的电视观众,因为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非诚勿扰》已经成了他们最主要的精神食粮,或者说,是让他们打开电视的最重要动力。
坦白地讲,尽管曾经创造了收视辉煌,但是人们对于《非诚勿扰》在经历这次“劫难”之后能否重整旗鼓心存怀疑。
婚恋秀的春天 事实让人们放下心来,尽管在言语上多有收敛,但是这并未使得《非诚勿扰》失去它的收视王冠,这似乎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非诚勿扰》的成功并非源于它曾被广泛的批评的那样“嘉宾炒作,举止恶俗,言语轻佻,价值观下流”,而是有符合观众收视需求的内在因素存在。在以歌舞选秀为主导的节目形态红火过去之后,婚恋秀走上前台成为电视屏幕上最受欢迎的节目。
如果我们把《非诚勿扰》归入“秀场节目”中,那么,显然这类现场婚恋交友节目也算不得新鲜,在台湾的综艺节目在大陆大行其道的时间段内,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早已经学得有模有样,并且有了自己固定的受众,甚至江苏卫视也曾经有过《欢乐伊甸园》这样的婚恋节目。只是那些节目在时间的冲刷下逐渐远去成为模糊的影子,《非诚勿扰》的出现让人们隐约找到了一些过往的回忆,在这些回忆的基础上,人们又发现,原来自己现在看到的并不是装在新瓶子里的旧酒。
显然这是经过主创人员精心设计的全新模式,过去那种男女嘉宾数量相等的一对一“接纳”模式被摒弃,而代之多对一的“诘问”模式,在这种男女人数极端不平衡的状态下,一个男嘉宾面对24名女嘉宾的交叉“诘问”,必然产生意想不到但是却在预料之中的戏剧性冲突,而这种戏剧性冲突的集中出现就构成了《非诚勿扰》吸引受众的根本原因。
江苏卫视因为《非诚勿扰》而成为省级卫视中的佼佼者,这在很多人眼中是个奇迹,因为《非诚勿扰》的某期收视率曾经以突破性的4%而将独霸收视率冠军宝座的《快乐大本营》掀翻在地。一档婚恋节目成为新的收视冠军,人们的常识世界中并未为此类情况预留接纳空间。
真是因为这一切的突如其来,使得观众目眩神迷,人们甚至想不通这样一档节目怎么会成为收视冠军,甚至成为引领风潮者,带动了一批类似节目的出现。
对于话题设置的先天优势,以及依赖这种先天优势而取得的收视效果,把人们从已经感觉到厌倦的歌舞游戏等“秀”类型节目中吸引过来,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与《非诚勿扰》几乎同时推出,虽然并未如后者那样大红大紫,但是在湖南卫视的所有节目中,成为除了《快乐大本营》之外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这其实传递的是这样一个信息:新型婚恋类节目的模式基本成熟并且开始获得更多的关注与话语权,以收视优势为背景的话语权的扩张,或许将为中国电视业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就像人们将当年《超级女声》正火的那年戏称为中国选秀元年一样,中国电视业的婚恋秀元年也已经来临。
江苏卫视并未止步于一个《非诚勿扰》的成功,而是倾向于打造婚恋型节目的集团化运作,于是,2010年下半年,系列婚恋节目《老公向前冲》、《欢喜冤家》与《非诚勿扰》一起构成了江苏卫视的“婚恋秀”节目群落,并且在收视榜上攻城略地。
曾经以K歌节目在全国省级卫视中独树一帜的浙江卫视推出《婚姻保卫战》与《爱情连连看》加入到婚恋秀对于收视市场的争夺之中。在后来者持续加入分食收视蛋糕的行列之后,江苏卫视方面坦言之前集中在《非诚勿扰》手中的收视份额会被分流,但这并不足以构成对其的根本威胁,甚至成了江苏卫视在婚恋秀之外开辟新领地的动力。
职场秀接棒
《职来职往》被称为职场版的《非诚勿扰》。江苏卫视与中国教育电视试图将其合力打造成中国最新最给力的职场真人秀。
与当初《非诚勿扰》跳脱原始相亲节目的窠臼一样,《职来职往》也在努力探索不同于传统的刻板求职节目的新样态。按照制片人马浚益的说法,“以往的求职类节目相对而言都比较高端,而且节目中的嘉宾们都太过严肃,像是古板的考试。而《职来职往》中的基本规则是一个求职者要面对18个来自不同行业的面试官的问答,根据获得认可人数的多少,获得相应不同的职位,9名以上可以自己挑选百家企业就职,9名以下就只能从在场对自己感兴趣的企业中挑选,很有游戏的感觉,而且在这个舞台上,求职成功的几率要比平时一对一面试大得多,18位面试官,只要能够让其中一个人认可自己,就有机会找到工作。”
这显然与《非诚勿扰》在环节设置的核心意图上有很大相似面,而事实也证明了这种类似于《非诚勿扰》的环节设置使得《职来职往》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大量观众。
尽管马浚益强调:“这是一档求职节目,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嘉宾的人生,所以每个嘉宾经历的都将是一个严谨的面试过程,18名面试官都是企业资深的高管,他们根据自己不同的用人标准,会在节目中对选手提出很多尖锐的问题和苛刻的要求。”但是这并未影响出现在节目中的求职者甚至是嘉宾成为观众眼中的“娱乐明星”并且成为其拥趸。
担任场上18位面试官的企业高管无疑成为最具看点的人物,马浚益挑选这些出场的企业高管时,“除了其在自己职业领域里身经百战外,能用犀利的眼光全面扫描求职者的缺点,并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求职者身上的问题,发表出独到的观点,同时也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们也将在《职来职往》这个舞台上被打造成职场明星,改变大家对于面试官的传统印象。”
马浚益之所以对面试官的要求如此严格,其实是因为在《职来职往》的场上,面试官并不是传统求职节目中的配角或者只是参与者,在《职来职往》面试官与求职者共同担当主角的职能,有时候甚至成为超越求职者的超级明星。
在这些面试官中,光线传媒电视事业部联合总经理刘同,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财务分析王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大客户全国总监唐宁,恒安集团华北区总经理刘福顺,新浪微博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申晨,MSN中国人力资源总监王硕,百度贴吧人力资源部总监王文萍,岳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北大青鸟常务副总裁孙群田……这几乎是一份让人不由得会动心的面试官名单,其实面试官的名字人们不会多加注意,而他们的头衔尤其是所属企业会成为他们赢得更多的关注,之后便是他们面对求职者时的表现,使得他们也成为这场上的秀的主角。《非诚勿扰》的秀场中作为女嘉宾出现的俞夏摇身一变成为《职来职往》18名面试官之一,这不禁让人大跌眼镜。
从业超过20年的职场分析师潘力负责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给求职者施以正确的引导,甚至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来指导求职者包括观众如何求职。这样,《职来职往》就成了一个求职教材,这是制片人马浚益的愿景。
而马浚益和他的团队背后是一个由百强企业组成的联盟,在18位面试官带来的职位之外,这个百家企业联盟的职位供给也使得《职来职往》成为求职的富矿。
在节目的规则中,只要通过前三轮职场达人的考核,保证获得9名以上面试官认可的选手就有资格选择百强企业中的任何一家就职。马浚益称:“为了保证节目的优质职位资源,我们打造了百强企业联盟,这在以前的求职类节目中是前所未有的。当时节目组与这些企业沟通时他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也给予节目很高的信任,因为节目中有18位面试官的把关,他们都是阅人无数的职场达人,能够获得其中一半认可的求职者基本上都是有精英潜质的人才,能满足他们企业发展的用人标准。”
情场职场都是秀场
从《非诚勿扰》领衔的婚恋秀到《职来职往》挂帅的职场秀,使得曾经的旧题材闪出新光彩,婚恋节目与求职节目重回荧屏,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功,也使已经在中国电视业初现疲态的“秀类型”节目重获新生。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传播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即讯息”在科技改变传播手段甚至传播内容的今天不期然成为真理。各种新型的传播手段,首先使得平民也能成为传播活动的主体,同时在旧有传播方式中,新的媒介形式充分介入成为传播的内容。
在这样的前提下,婚恋秀与求职秀这两个平民最易于介入且意识形态风险最小的节目形态便成为了电视业者突破发展瓶颈的首选。
马浚益戏称《非诚勿扰》与《职来职往》是先成家后立业,婚恋与求职这两个在国人心目中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以充满戏剧冲突的娱乐节目形式呈现,将具有社会性意义的话题裹上娱乐节目的外衣,将原本可能会很尖锐甚至激烈的话题以“娱乐”作为缓冲,在保证政治正确的同时,折射出被隐蔽的社会现实,这或许不是《非诚勿扰》与《职来职往》这两类节目的最初目的,但是在客观上却在践行着这一理念。
秀场上的轻松调笑抑或激烈冲突,背后其实是中国目前普遍存在的“婚恋难题”。
“剩男剩女”的叫法充满辛酸甚至略带歧视,但是这就是中国目前的现实,当婚姻问题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的时候,我们很高兴看到中国电视业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质属性,而主动地将视线投向婚姻情感问题的解决,并希图从其中反映社会现实,寻求解决之道。完全不需要动用脑子思考的节目带来的轻松对于思考没有任何推动作用,而严肃认真的“政论”节目也让人们望而生畏,应运而生的“非诚勿扰”以半轻松的姿态外表软内里硬地提供了一个电视节目范本。
而这个范本很快被运用于求职类节目,《职来职往》的问世,应对的则是越来越突出的就业难题,社会就业压力的巨大成了一档电视节目成功的机会,这很难说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无论如何,至少这样一类节目的存在就是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职来职往》降低了门槛,无论年龄,不限学历,节目更多的是一场面试,求职者面对由18个企业高管组成的职场达人面试团的提问,结局或是过关或是被灭灯淘汰,只要赢得高管们的认可,就有权选择自己中意的企业所提供的职位。
如果单纯把这个过程看做一场求职,那么这与将《非常勿扰》单纯看做一场相亲一样,未免简单幼稚。牵手成功或是求职成功的结果固然令人兴奋但是在之前的内容却会更让人心有所动,因为在那个走向终点的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所表现出的是他所拥有的世界观价值观,是他看问题的角度,是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他对于社会的观察,是他对于自己的认知,是他对于未来的期望,而作为个体,如果不是有这样一个平台,他们很可能就只能是一辈子的“沉默的大多数”,而社会学者们对于社会心理的掌握也会有缺失的一环。
婚恋秀与求职秀节目的成功,使得人们似乎看到了拯救中国电视业的新希望,尽管我们对于这两类节目毫不吝惜赞扬,但是不得不看到,现在已经出现的异化现象。
先是多档节目爆出未经证实的选手身份作假丑闻,之后便是选手的艳照门事件,这些都使风头正盛的节目蒙垢,尽管这些丑闻似乎还刺激了收视率,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档真诚成功的节目,永远不能指望靠丑闻拉抬收视率,就像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在退休时所说的那样,几十年来,她的节目一直坚守了底线,没有涉及性、毒品以及各种丑闻。
尽管无论情场还是职场,对于电视业来说最后都可能只是个秀场,但是,底线依然很重要。
1、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本网所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或版权拥有机构致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妥当。如有侵犯您的名誉权或其他权利,亦请及时通知本网。本网在审慎确认后,将即刻予以删除。
3、本网原创文章未经本网允许,私自转载者本网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转载请注明来源 饲料英才网 https://www.siliaoycw.com